本報訊(羅杰)
天災無情。
2012年8月28、29日,我國東北三省遭到臺風“布拉萬”襲擊。暴雨和6級以上的強風給當地農作物造成了嚴重危害。據農業(yè)部農情調度,截至9月2日,臺風“布拉萬”使吉林、黑龍江、遼寧3省農作物受災2798萬畝,尤其是玉米受災較重,倒伏2260萬畝,占3省玉米面積的15%左右。
邢振林是吉林省德惠市松花江鎮(zhèn)形大橋村的農民。據他說,“臺風那幾天的風力非常大,村里玉米基本全部倒伏。” 邢振林25年前開始種植玉米,用他的話說,這一種就是一輩子。七年前,他開始跟著村里其他農戶一同種起了先鋒品種。抗旱、脫水快、米質好、好賣糧等特點讓邢振林這些年來嘗到了種玉米的甜頭。今年春天,他毫不猶豫的在家里的23畝地里全部種下了先玉335。然而,天災無情。“這次臺風一下子讓我們全家人都懵了,以為今年什么也收不上來了!” 邢振林悻悻的說。
好在現(xiàn)實并未如邢振林擔心的那么嚴峻。根據杜邦先鋒的調研,這次東北大部分地區(qū)受災的玉米大多處于乳熟至蠟熟期,倒伏對產量不會造成大的影響。當地政府組織的農業(yè)專家的觀點也印證了先鋒農藝團隊的看法。吉林省九臺市農業(yè)局局長高野在公開介紹災情時說,現(xiàn)在玉米粒重已達到完熟的八成左右,即使嚴重倒伏的玉米,只要及時收獲,產量仍有八九成。從受災程度看,倒伏的玉米絕大部分為輕微倒伏,自我修復能力較強,不影響灌漿成熟,平鋪在地的玉米及時扶起仍可繼續(xù)灌漿。
針對受災作物的倒伏情況,先鋒公司通過記者向農民朋友建議:“對于輕微傾斜的玉米,為使其根系免受挫傷,不用扶起;相反,對于已經倒伏并且平鋪于地上的玉米,需人工扶起,并經一系列工序讓玉米繼續(xù)自然生長。如果玉米已經折斷,則農戶要及時收獲用于青貯飼料。”
杜邦先鋒的農藝團隊也在第一時間將這樣的建議以短信和電話的方式傳達給幾百萬邢振林這樣的農戶。邢振林說:“好在先鋒的人給我打電話了,建議不扶,并且還要撒鼠藥以防鼠患?,F(xiàn)在我感覺踏實多了。”
邢振林慶幸自己選擇了先鋒的玉米種子。據他和其他農戶比較發(fā)現(xiàn),先鋒種子熟期短,成熟速度快,在風災發(fā)生前,營養(yǎng)就傳送到果穗,確保了果粒的飽滿程度,從而大大降低了風災的造成的損失。另一方面,先鋒種子長成的作物,籽粒含水量低,非常易于儲存,極大的有利于災后處理工作。
邢振林是吉林省兩百萬農民中的一員,靠天吃飯是他以及所有農民必須面對和接受的風險。這次風災反映出中國農業(yè)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一個亟需解決的農藝培訓問題。據有關部門統(tǒng)計,中國接受過系統(tǒng)職業(yè)技術教育的農民不足5%;而且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普遍薄弱,抗災能力不強。在這樣的現(xiàn)狀下,如何通過企業(yè)、農民、政府和科研機構的一起努力,提高農民的農藝水平及抗災能力,就成為了一個現(xiàn)實問題。
這個問題,邢振林覺得離他有些遠。在他看來,解決之道很實際,就是“選種子一定要看服務,還要看公司”。在這次風災過程中,杜邦先鋒和農戶們一起應對,有效的將損失降到了最低。杜邦先鋒的農藝人員和經銷商人員是邢振林日常最常接觸的工作人員,可以從他們那里得到非常多的種植建議,遇到問題時他們更加會與邢振林主動聯(lián)系解決。然而,令邢振林驚喜的是,這一次他在臺風不久后就在家門口見到了杜邦先鋒中國區(qū)總經理倪博博士。倪博博士當時正在帶領農藝人員和經銷商等分幾路前往吉林、遼寧和黑龍江三省進行調查,為下一步農民的銷售尋找策略和辦法。
“天災不可逆。救災之余,我們也會努力的為農民們安排好銷售策略,以保證農民收入不會受到顯著的影響。我們同時會加強宣傳,要求明年農戶及早采取化控措施,以防止災害的重復發(fā)生。”倪博博士說道。
倪博博士同時表示,通過這次的災害,先鋒公司更加明確今后在中國為農民們創(chuàng)造價值的主要工作方向。“農藝技術是農業(yè)現(xiàn)代化的重要推動力量,先鋒公司在今后加大研發(fā)力度,致力于開發(fā)適合中國農業(yè)現(xiàn)狀的、本土化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優(yōu)質種子和農藝技術。” 倪博博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