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贛審稻2005054
品種名稱:贛晚秈37號
選育單位:江西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贛晚秈30號自然雜交選育的常規(guī)一季稻品種
審定情況:2005年3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6.9天,比對照汕優(yōu)63遲熟0.2天。該品種株型適中,植株整齊,分蘗力較強,有效穗較多,穗型長,著粒稀,結(jié)實率高。株高137.4厘米,畝有效穗17.3萬,每穗總粒數(shù)137.8粒,實粒數(shù)110.1粒,結(jié)實率79.9%,千粒重27.4克。出糙率78.3%、精米率68.1%、整精米率62.6%、堊白粒率14%、堊白度2.1%、直鏈淀粉含量15.00%、膠稠度76mm、粒長7.6mm、長寬比3.4。米質(zhì)達國優(yōu)3級。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fā)鑒定:苗瘟0級,葉瘟4級,穗瘟9級。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3-2004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qū)試,2003年平均畝產(chǎn)462.56公斤,比對照汕優(yōu)63減產(chǎn)10.04%,顯著;2004年平均畝產(chǎn)505.87公斤,比對照汕優(yōu)63減產(chǎn)2.92%。
適宜地區(qū):全省平原地區(qū)的稻瘟病輕發(fā)區(qū)種植。
栽培技術(shù)要點:5月中下旬播種,秧田畝播種量10-15公斤,大田畝用種量1.5-2.0公斤。秧齡30天,栽插規(guī)格5×6寸,每穴插4根苗,基本苗8萬。播種前秧田畝施鈣鎂磷肥25公斤,2葉1心期施尿素、氯化鉀各3-4公斤作斷奶肥,移栽前5天用等量的肥料施一次送嫁肥。大田移栽前畝施鈣鎂磷肥30公斤,移栽后5-7天畝施尿素15公斤、氯化鉀20公斤,倒2葉露尖時畝施氯化鉀10公斤。氮、磷、鉀比為1.0:0.5:1.5。帶水插秧,插后灌水護苗,有效分蘗期淺水與露田相結(jié)合,即每次灌水2-3厘米,待其自然落干后露田1-2天再灌2-3厘米淺水,當苗數(shù)達到計劃苗數(shù)的80%時,立即排水曬田,到倒2葉露尖期復水2-3厘米,直至乳熟期,收割前7天斷水。秧苗期主要防治稻薊馬、葉瘟,大田主要防治葉瘟、穗瘟、稻縱卷葉螟、螟蟲、稻飛虱和紋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