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桂審稻2007015號
品種名稱:準兩優(yōu)1202
選育單位:南寧市沃德農(nóng)作物研究所,廣西百色兆農(nóng)兩系雜交水稻研發(fā)中心
品種來源:準S×R1202(測1018/測64-7),測1018為原廣西農(nóng)業(yè)大學育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感溫型兩系雜交水稻,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2天左右,比對照特優(yōu)63早熟3~4天;桂中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3天左右,比對照中優(yōu)838遲熟1~2天。主要農(nóng)藝性狀(平均值)表現(xiàn):株型松散、穗長粒重、莖稈軟、抗倒性稍差,株高116.5厘米,每畝有效穗數(shù)18.0萬,穗長24.4厘米,每穗總粒數(shù)130.0粒,結(jié)實率84.7%,千粒重29.1克,谷粒長寬比3.6,深黃色,無芒。米質(zhì)主要指標:糙米率82.0%,整精米率59.6%,長寬比3.2,堊白米率36%,堊白度5.0%,膠稠度6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9.0%;抗性:苗葉瘟4.5~5.3級,穗瘟發(fā)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9級,稻瘟病抗性指數(shù)7.9~8.1;白葉枯?、粜?級,Ⅴ型9級。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5年參加桂南稻作區(qū)早稻遲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chǎn)497.5公斤,比對照特優(yōu)63增產(chǎn)11.1%;2006年早造續(xù)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chǎn)562.0公斤,比對照特優(yōu)63增產(chǎn)6.4%;兩年試驗平均畝產(chǎn)529.8公斤,比對照特優(yōu)63增產(chǎn)8.8%。2006年晚造參加桂中北稻作區(qū)中熟組試驗,五個試點平均畝產(chǎn)514.2公斤,比對照中優(yōu)838增產(chǎn)3.0%。2006年早造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506.7公斤,比對照特優(yōu)63增產(chǎn)3.5%。
栽培技術(shù)要點:1、適時早播和移栽:早稻桂南宜3月上旬,桂中宜3月中、下旬播種;晚稻桂南宜7月上、中旬,桂中6月底至7月上旬,桂北6月下旬播種。早稻移栽秧齡5~6葉,晚稻秧齡16~20天。拋栽秧齡3~3.5葉。2、合理密植:插植規(guī)格23厘米×16厘米,雙株植或拋栽17000蔸/畝。3、宜中偏上肥力栽培。施肥采用“前促、中穩(wěn)、后補”的施肥方法,適當增施磷鉀肥,高產(chǎn)栽培宜高磷、鉀肥。4、科學用水:淺灌勤露,干濕交替,分蘗末期至分化初期適度曬田,控制基部節(jié)間伸長,后期干干濕濕成熟。
審定意見:經(jīng)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qū)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區(qū)作晚稻種植,應特別注意稻瘟病等病蟲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