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新稻69
審定編號:豫審稻2016002
申請單位:河南省新鄉(xiāng)市農業(yè)科學院
育 種 者:王書玉、薛應征、劉賀梅、孫建權、胡秀明等
品種來源:新稻18號/蘇北9號
特征特性:屬粳型常規(guī)水稻品種,全生育期151-157天,葉綠色,主莖葉片數(shù)平均19片;株高100.7-105.6cm,株型較緊湊,莖稈粗壯,穗長17.2-18.1cm,穎尖稈黃色,有短芒;谷粒橢圓形,種皮淺黃色;畝有效穗19.0-21.8萬,每穗總粒數(shù)148.8-152.9粒,實粒數(shù)128.6-130.5粒,結實率79.0-87.7%,千粒重25.4-25.9g。
抗性鑒定:2013年經(jīng)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對苗期稻瘟病ZE3、ZF1表現(xiàn)為感病,ZG1表現(xiàn)中感,其它小種表現(xiàn)抗??;穗頸瘟表現(xiàn)為感病;對白葉枯病四個代表菌株均表現(xiàn)為中抗;對紋枯病表現(xiàn)中抗。2014年鑒定:對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shù)為6.0,抗性為中感(MS);對白葉枯病PX079抗性表現(xiàn)為3級,對浙173、JS49-6和KS-6-6均表現(xiàn)為5級;對紋枯病表現(xiàn)為抗(R)。
品質分析:2014年經(jīng)農業(yè)部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測,出糙率82.8%,精米率73.2%,整精米率70.2%,粒長5.1mm,長寬比1.9,堊白粒率14%,堊白度0.8%,透明度1級,堿消值6.5級,膠稠度72mm, 直鏈淀粉15.0%,達國家優(yōu)質稻谷標準二級。2015年檢測,出糙率83.4%,精米率74.8%,整精米率71.8%,粒長4.8mm,長寬比1.8,堊白粒率18%,堊白度5.3%,透明度1級,堿消值7.0級,膠稠度78mm, 直鏈淀粉14.8%。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3年參加豫南粳稻區(qū)域試驗,8點匯總8點增產(chǎn),平均畝產(chǎn)570.4kg,較對照鄭稻18號增產(chǎn)12.9%,達極顯著水平;2014年續(xù)試,8點匯總7點增產(chǎn),平均畝產(chǎn)582.4kg,較對照鄭稻18號增產(chǎn)13.2%,達極顯著水平。2015年豫南粳稻生產(chǎn)試驗,7點匯總7點增產(chǎn),平均畝產(chǎn)600.4kg,較對照鄭稻18號增產(chǎn)21.2%。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播量:豫南稻區(qū)作麥茬稻栽培,5月10日前后播種;畝播種量30-35kg,秧齡控制在30-35天,稀播培育壯秧。
2、栽插方式:6月上中旬移栽,栽插規(guī)格9×4寸,每穴2-5苗,做到淺插、勻栽,確保每畝20-25萬穗,每穗180粒左右。
3、田間管理:肥料施用原則是多元素平衡施肥,氮、磷、鉀配合使用,重施底肥,早施分蘗肥,兼顧穗肥,中后期增施鉀肥;一般畝施25kg復合肥作底肥,20kg尿素作分蘗肥,并配施磷、鋅等微肥。管水原則是:薄水栽秧,寸水活棵,淺水促苗,夠苗適當晾田,灌漿成熟期淺水濕潤交替,切忌大水長期浸泡。積極做好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以及稻瘟病等的防治,特別是注意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防治。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南部稻區(qū)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