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國審稻2005016
品種名稱:川香優(yōu)6號
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科瑞種業(yè)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川香29A×成恢178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株型適中,葉色淡綠,長勢繁茂,后期轉色好。1、長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58.8天,比對照汕優(yōu)63遲熟4.9天。株高113.6厘米,每畝有效穗數16.7萬穗,穗長25.2厘米,每穗總粒數167.2粒,結實率77.8%,千粒重28.6克。抗性:稻瘟病平均3級,最高3級;白葉枯病7級;褐飛虱9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5.9%,長寬比2.7,堊白粒率25%,堊白度4.0%,膠稠度7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8%。2、長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36.7天,比對照汕優(yōu)63遲熟3.8天。株高120.5厘米,每畝有效穗數17.4萬穗,穗長25.4厘米,每穗總粒數158.3粒,結實率73.8%,千粒重28.8克??剐裕旱疚敛∑骄?.2級,最高5級;白葉枯病7級;褐飛虱7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3.0%,長寬比3.0,堊白粒率27%,堊白度5.7%,膠稠度74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7%。
產量表現(xiàn):1、長江上游:2003年參加中秈遲熟優(yōu)質B組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585.29公斤,比對照汕優(yōu)63增產3.25%(極顯著);2004年續(xù)試,平均畝產578.38公斤,比對照汕優(yōu)63增產0.20%(不顯著);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581.84公斤,比對照汕優(yōu)63增產1.72%。200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35.12公斤,比對照汕優(yōu)63增產3.33%。2、長江中下游:2003年參加中秈遲熟優(yōu)質B組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515.28公斤,比對照汕優(yōu)63增產5.69%(極顯著);2004年續(xù)試,平均畝產582.72公斤,比對照汕優(yōu)63增產4.41%(極顯著);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549.00公斤,比對照汕優(yōu)63增產5.05%。200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4.82公斤,比對照汕優(yōu)63增產6.99%。
栽培技術要點:1、育秧:根據當地生產情況適時播種。2、移栽:一般每畝栽插1.2~1.5萬穴、基本苗10~12萬苗。3、肥水管理:需肥量中等偏上,一般每畝施純氮8~10公斤、磷肥25~30公斤、鉀肥15~20公斤。在水漿管理上,做到前期淺水,中期輕擱,后期干濕交替。4、病蟲防治:根據當地病蟲害實際和發(fā)生動態(tài),注意及時防治白葉枯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1、長江上游:該品種米質較優(yōu),產量中等,中抗稻瘟病,感白葉枯病,熟期較遲。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的中低海拔稻區(qū)(武陵山區(qū)除外)、四川平壩丘陵稻區(qū)、陜西南部稻區(qū)的白葉枯病輕發(fā)區(qū)作一季中稻種植。2、長江中下游:該品種產量高,米質較優(yōu),中感稻瘟病,感白葉枯病,熟期較遲。適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稻區(qū)(武陵山區(qū)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區(qū)的白葉枯病輕發(fā)區(qū)作一季中稻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