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主要為害塊莖。表皮現(xiàn)褐色龜裂,有的外部癥狀不明顯,內(nèi)部出現(xiàn)點狀空隙或呈糠心狀,薯塊重量減輕。 | |
病原 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稱馬鈴薯腐爛線蟲,屬植物寄生線蟲。成熟的雌蟲和雄蟲都是細長蠕蟲形,雌蟲較雄蟲大。蟲體前端的唇區(qū)較平,無溢縮,尾部長圓錐形,末端鈍尖。蟲體表面的角質(zhì)膜上具細環(huán)紋,角質(zhì)膜上具側帶,側帶上明顯呈現(xiàn)六條縱行的側線。雌蟲的陰門大約位于蟲體后部的四分之三處,雄蟲的孢片不包住整個尾部。食道屬墊刃型,口針細小,長13?14pm,有基部球。中食道球卵圓形,具瓣。食道腺明顯,近乎前窄后寬的圓錐形,它的后部常延 | |
伸一葉覆蓋在腸的前端,但有時覆蓋不明顯。神經(jīng)環(huán)位于食道狹部的偏后位置。雌蟲單卵巢,前伸,無曲折。卵巢的起點常接近于腸的前端。發(fā)育中的卵圓形,細胞大多排成雙行。卵大小62.4×31.96(μm),雌蟲體寬46.4um。卵長約大于體寬,卵寬約為卵長的一半。后陰子宮囊明顯,它的伸展長度一般約為陰門到肛門距離的三分之二。雄蟲具一睪丸,它的前端起始位置與卵巢相似。雄蟲有一對交合刺,略彎曲,后部較寬,末端尖,在每個交合刺的寬大處有兩個指狀突起,與為害甘薯、馬鈴薯和薄荷的莖線蟲形狀和構造相同。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防治方法 參見甘薯莖線蟲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