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莢螟是夏秋季豇豆上的重發(fā)害蟲,由于其幼蟲鉆蛀危害,敵百蟲、毒死蜱等常用藥劑防治效果較差。如皋市植保站近年來對豇豆田豆莢螟幼蟲危害特點與防治技術進行了研究,提出了提高防效的有效措施。2006-2007年如城鎮(zhèn)等地蔬菜種植園區(qū)示范應用該技術,豇豆莢果被害率被控制在10%以內,保莢效果達85%以上。
豆莢螟初孵幼蟲主要蛀食花蕾,待其發(fā)育到2齡后于夜間咬破花冠,到花外吐黏絲將受害花的花托、萼片與近花部位的果枝牽拉在一起。高溫期間豇豆花于上午開放并在10點前后閉合,正常的新閉合花花冠一般在當天夜間掉落,期間大部分1-2齡幼蟲隨花冠掉落,另有少部分1-2齡幼蟲在發(fā)育不良花、未脫離嫩莢頂端的花冠及有黏絲牽連的花上繼續(xù)危害,等花器不適宜取食時轉移到附近的豆莢或其他花器內蛀食。如果新閉合花內的幼蟲已達3-5齡,對花食害較重,嚴重影響花的生長,會導致受害花從枝上脫離,但受黏絲的牽連,花懸靠于果枝上,幼蟲繼續(xù)在其中取食。
根據豆莢螟幼蟲的危害特點,生產上應以花蕾為主要保護對象,采取“治花保莢”的防治策略,具體包括人工摘除蟲蛀爛花與花期藥劑防治兩個方面。⑴人工摘除蟲蛀爛花。在不影響產量的前提下,于每天下午摘去被絲牽住的已從果枝上分離的蟲蛀爛花,以及已脫離花托但仍附著于嫩莢頂端的花冠。⑵花期藥劑防治。選用滲透性強、殺卵殺蟲效果好的藥劑,如1.8%阿維菌素、35%辛?唑磷乳油、安打等,于上午花開放時噴施。藥后6小時內遇雨應補噴。從初花期開始每隔6-7天防治一次,直至花期基本結束。(王學平 楊玉潔 宋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