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17日消息(記者紀翔 實習記者謝佳妮)據中國鄉(xiāng)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近年來,隨著城鎮(zhèn)化的快速發(fā)展和種植結構調整的深入推進,我國糧食安全迎來新挑戰(zhàn)。昨天是世界糧食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yè)農村部等部門啟動了國家糧食安全大走訪大調研等系列活動,還評選出了“十大糧安之星”。誰來種糧?怎么種糧?糧食生產面臨著哪些變化?“糧安之星”們用他們的探索和實踐給出了答案。
劉東華,是山東省肥城市王瓜店鎮(zhèn)穆莊村農民。2008年,她流轉了1800畝地,成立東華家庭農場。1800畝地,平時就三個人管理。讓劉東華底氣十足的是農場的10多臺農機設備,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
劉東華:這臺是深松機,能翻30多公分。這個是打藥的,臂伸開有5-6米。這臺是收小麥的,一天作業(yè)100多畝地。這2臺都帶空調的,現(xiàn)在司機師傅也舒坦,跟坐辦公室一樣。
近年來,農業(yè)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新型經營主體也主動融入改革進程中。劉東華敏銳地抓住商機,主動糧改飼,種植飼料專用玉米。
截止到2017年,劉東華累計出售糧食1.6萬噸,先后兩次被國務院評為“全國種糧售糧大戶”。金秋時節(jié),劉東華的大田玉米陸續(xù)開始收獲。陽光下,金燦燦的玉米,讓她喜上眉梢。
劉東華:這邊到那邊全是我的玉米。今天收上來,曬5天,送到廠子脫粒曬干,拉到飼料廠,就能賣錢。這一片是10畝地,值10萬塊。1800畝地,毛利有130多萬,一點不愁賣。
每到秋季,各地農民享受豐收喜悅的同時,也為散落在田間地頭的秸稈發(fā)愁。這些讓農民左右為難的秸稈,卻成了河南潢川金塔紅種植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張新生眼中的寶貝。
張新生:我們采取種養(yǎng)循環(huán)模式。秸稈喂牛,牛的糞便育秧,提高發(fā)芽率,插在地里成活率高。50公分的秸稈粉碎,下面種上紫云英,現(xiàn)在已經發(fā)芽了,打碎的秸稈正好蓋上,起到保水的作用,一下雨,漚掉,是一種綠肥。
秸稈還田兩三年,效果出來了:稻棵間再現(xiàn)吃蟲的灰喜鵲、白鷺鳥,泥鰍、黃鱔、小螃蟹重新回歸稻田,沒有重金屬、抗生素、激素等殘留威脅,水稻田生態(tài)環(huán)境日趨平衡。2016年,合作社又率先在稻田里設置了太陽能殺蟲燈和性誘劑,嘗試病蟲害統(tǒng)防統(tǒng)治和綠色防控。
張新生:這個燈間距15米一盞,一畝地20個。剛開始我用性誘劑和太陽能殺蟲燈,好多農民都問我,這個能殺蟲嗎?我也在試,通過這幾年的實驗,效果非常好,基本不用農藥。
通過綠色種植模式,實現(xiàn)糧食增產、農民增收,金塔紅種植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走出了一條現(xiàn)代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2016年合作社被認定為國家示范社,2017年經營收入達482萬元。同年,合作社帶頭人張新生被授予“全國農業(yè)勞動模范”。
要想糧食種得好,首先得有好種子。今年82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蓋鈞鎰,還時常卷起褲腿下到田間地頭,為的就是“讓老百姓吃著中國豆子打出的豆?jié){、磨出的豆腐”。
上世紀八十年代,蓋鈞鎰院士作為中國首批出國訪問學者,去美國考察大豆生產科技。當?shù)弥覈暮谛《箍共』蛟炀让绹蠖姑庥跍珥斨疄臅r,蓋鈞鎰意識到,野生大豆是我國寶貴的財富,豐富的大豆遺傳資源亟待保護和研究。
蓋鈞鎰:到了美國,美國人都問我要資源。資源是國家的財富。我們的感覺就是,外國人認為中國資源很重要,中國人對自己資源卻還沒研究,所以我回來以后第一個計劃就是收集中國的資源。大豆原產于中國,中國的資源應該最多。
回國后,他迅速開始了搜集、整理大豆種質資源這項龐大耗時的工作。30多年來,蓋鈞鎰收集了1.5萬份大豆種質資源,建成世界第三大大豆資源庫,并帶頭育成了30多個大豆新品種,累計推廣5000多萬畝。而這樣的成果在蓋鈞鎰他眼里依然杯水車薪:作為大豆的原產國,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直到2017年我國大豆自給率僅有13%。
蓋鈞鎰:我們的單產水平低于世界水平。全世界的三分之二的品種,還有百分之四十的潛力沒有挖掘出來。要挖掘出來就要另外研究栽培技術,充分挖掘產量的技術。比如我們在研究的花葉病毒,已經有辦法控制它了。綜合水平提高了,但跟國際上還有很大差距。
有了好種子,還得有好土壤,才能打出好糧食。鹽堿地,被稱為“土地絕癥”“土地頑癥”。黃淮海地區(qū),人口稠密,耕地緊張。然而就是這片土地,卻常年遭受鹽堿的侵蝕。曾幾何時,整個黃淮海平原,鹽堿地面積達到了4000多萬畝,占可耕地面積的五分之一。
中國農業(yè)大學教授石元春:就跟土地得了瘟疫一樣。農民真怕了,原來種麥子能夠打三四百斤的,現(xiàn)在一百斤都打不上了。一層白霜,啥莊稼也不長。
1975年,石元春和他的幾位同事,來到了河北省曲周縣。這里的張莊村一帶被稱為“千年不治的老堿窩”。石元春和他的同事們,在鹽堿地上不厭其煩地測水文、查地質、化驗土壤、查閱資料,一身泥水在田間摸爬滾打。最終,他們提出了深溝淺井、抽咸補淡、溝網結合,農林水并舉的方法。經過多年治理,昔日的鹽堿灘變成了林茂糧豐的米糧川。
石元春:張莊那一帶當時的年產多少呢?一百多斤。我們治理后的第二、三年就能產四百斤了。四百斤那時候叫“上綱要”,八百斤叫“過長江”。治理后的第四年就“過長江”了。
石元春團隊的經驗,迅速在黃淮海地區(qū)推廣開來。到改革開放初期,華北地區(qū)鹽堿地面積減少了5000萬畝,黃淮海平原每年糧食增產上百億斤,成為國家重要的糧食和農產品生產基地。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鹽堿地綜合治理,獲得1993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的特等獎,石元春是第一獲獎人。
石元春:因為黃淮海攻關項目的成功,國務院制定和實施了全國的“1988-2008年農業(yè)綜合開發(fā)計劃”。二十年,每年給國家增加440多萬噸的糧食。這些年來我們在黃淮海在這個問題上是有過貢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