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旁騖地搞我們的事業(yè)”
——馬榮榮詮釋的成功秘訣
6年前,馬榮榮團隊第一次申報超級稻新品種,申報表封面欄的幾行字讓評審專家有點驚訝——“首席專家,馬榮榮,農(nóng)藝師”,一個屬中級職稱的農(nóng)藝師領銜的團隊,突破了世界性難題,申報表是否填錯了?
申報表倒是沒有填錯,只是一心撲在雜交水稻項目攻關上,馬榮榮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考慮評職稱的事。
與大院大所等科研機構相比,馬榮榮團隊更像草根團隊。馬榮榮畢業(yè)于寧波農(nóng)校,1984年拿到大專文憑前,一直是中專學歷,直到2008年前,團隊中最高學歷是王曉燕,原浙農(nóng)大本科。團隊技術骨干陸永法評副高職稱最早,2003年拿到了高級農(nóng)藝師,其他是中級職稱或“土包子”。團隊只是近年來才引進了碩士和博士。曾有人向馬榮榮討教這個草根科研團隊取得這么大成果的秘訣,馬榮榮不假思索地說:“秘訣就是心無旁騖地搞我們的事業(yè),不考慮別的。”
在寧波科研界,馬榮榮被稱為最像農(nóng)民的科研人員。一年365天,他起碼有150多天泡在田頭搞試驗。每年9月10日晚稻抽穗起的70天內(nèi),是馬榮榮雷打不動的“看稻”季節(jié),重點試驗田、制種地的每一株稻,他看過不止一遍。第一株水稻何時開花何時謝,開花時兩根花蕊張開的角度有多大,這些細節(jié),田間檔案上都有精確的記載。余姚種糧戶夏登福是馬榮榮的老熟人,他說,馬榮榮根本不像個副院長,有時候一個月要來十多趟,每次來都是臨時通知他一聲,就直奔田頭。而團隊里不善言辭的陸永法負責抗性鑒定,每年他要完成田間1萬多份材料的抗稻瘟病性鑒定和抗白葉枯病性鑒定,10多年來累積鑒定了20多萬份材料。
就是這支草根團隊,一年可以從田里收集到8萬多份材料,全國罕見;就是這支草根團隊,十幾年如一日地泡在田里,農(nóng)忙季節(jié)天蒙蒙亮就趕到田頭,晚上堅持到看不清稻了才收工,每年只有寥寥十幾天可以休息;就是這支草根團隊,1個月內(nèi)要把6萬多份材料一一進行實物分類,并登記造冊加進水稻系譜。
馬榮榮團隊長年超負荷地工作,但直到幾年前,他們拿的還是微薄的工資。61歲的華國來是海南繁育基地的大管家,這位老輔工毫無怨言地度過了十年沒有積蓄的日子。2000年“甬優(yōu)1號”通過品種審定,接到喜報,當晚大家只是在邱隘基地吃了一頓慶功宴。付出與報酬反差如此之大,但這10多年來,馬榮榮團隊核心層中沒有一個人動搖過,退縮過,一直默默地堅守在這一神圣的崗位。
“聽到農(nóng)民用了甬優(yōu)稻高產(chǎn)增收,是他們最興奮的事。”王曉燕的父親深深理解女兒的選擇。為了事業(yè),女兒舍棄了父母、丈夫,每天早出晚歸,就連陪兒子吃飯的次數(shù)也寥寥無幾。就在研發(fā)、推廣走上良性軌道之際,她自己積勞成疾得了重癥,上月剛從上海治療回來,又一頭撲在工作上忙活起來。“人總得做點有意義的事。”她淡然地說,“辛苦一點沒什么,只要開心。有‘甬優(yōu)系列’留在世上,給農(nóng)民增收,一代代地造福人類,這比什么都快樂。”
種子似乎也有情感,懂得回報。從2000年到2011年,甬優(yōu)系列雜交水稻在浙江扎根,累計推廣1000余萬畝,相當于增加了100萬畝耕地。這幾年,“甬優(yōu)家族”雜交稻走出浙江,在福建、廣西、江西、湖北、江蘇五省區(qū)落地生根,從北緯23度到北緯33度,都有“甬優(yōu)家族”的身影。
田埂里的夢想,仍在延續(xù)。今年年初,馬榮榮團隊又遞交課題項目,開展了對覆蓋長江流域和華南稻區(qū)的廣適性秈粳雜交超級稻新品種的研發(fā)。
寧波日報記者 張偉方 孫吉晶 王量迪 余方覺 通訊員 康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