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桂審稻2010018號
品種名稱:陵兩優(yōu)711
選育單位:湖南亞華種業(yè)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湘陵628S×華恢711,華恢711是用自育的恢復系中間材料2293(成恢448 ×明恢86)與湖北省恩施自治州農(nóng)科院選育的恢復系恩恢58(明恢63 × 密陽46 )雜交,經(jīng)系譜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弱感光型兩系雜交水稻,桂南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5天左右,與對照博優(yōu)253相當。株型適中,分蘗力強,主莖葉數(shù)16葉,葉色綠色,葉鞘、葉耳、葉緣均無色,穗型、著粒一般,谷粒長9.8mm,長寬比3.2,谷殼薄,籽粒淡黃色,稃尖無色、偶有白色頂芒。主要農(nóng)藝性狀(平均值)表現(xiàn):每畝有效穗數(shù)17.1萬,株高114.5厘米,穗長23.1厘米,每穗總粒數(shù)136.0粒,結(jié)實率76.7%,千粒重27.4克。米質(zhì)主要指標:糙米率79.6%,整精米率68.9%,長寬比2.9,堊白米率9%,堊白度0.7%,膠稠度78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5.5%;抗性:苗葉瘟5級,穗瘟損失率均級5級,最高級9級,穗瘟損失指數(shù)16.9~24.32%,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shù)5.0~6.0;白葉枯病致病Ⅳ型5~7級,Ⅴ型7級。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8年參加桂南稻作區(qū)晚稻感光組初試,六個試點平均畝產(chǎn)469.53公斤,與對照博優(yōu)253持平;2009年續(xù)試,五個試點平均畝產(chǎn)477.58公斤,比對照博優(yōu)253增產(chǎn)0.68%(不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chǎn)473.56公斤,比對照博優(yōu)253增產(chǎn)0.08%。2009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493.24公斤,比對照博優(yōu)253增產(chǎn)1.06%。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桂南7月上旬播種,大田畝用種量1.5公斤,秧田畝播種量10公斤,稀播勻播培育壯秧;畝秧田用氮、磷、鉀含量均為25%的復合肥20公斤作基肥,2.5葉后畝秧田施尿素5-6公斤。2、適齡移栽,合理密植。秧齡20天左右(拋秧3.5-4葉),栽插規(guī)格20厘米×20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3、科學肥水管理。本田要施足基肥,每畝施碳氨3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氯化鉀5公斤,或25%水稻專用復合肥35公斤;插后5天施回青肥,畝施尿素5公斤;插后10天施壯蘗肥,畝施尿素5-6公斤,氯化鉀5-6公斤;幼穗分化四期或大胎期看葉色酌情施用攻胎肥或粒肥。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蘗期干濕相間促分蘗,夠苗及時落水曬田,孕穗期以濕為主,保持田面有淺水,灌漿期以潤為主,干干濕濕壯籽,保持根系活力,忌落水過早,以免影響米質(zhì)。4、綜合防治病蟲鼠害。
審定意見:經(jīng)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稻作區(qū)作晚稻或桂中稻作區(qū)南部適宜種植感光型品種的地區(qū)晚稻種植,應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